雖然環島之旅預定要往南行,但這幾天上台北 北師美術館 參加蔡敏玲教授演講的米開朗基羅展

,館內也正在開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尤其蔡教授正是研究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的學者

,這麼精彩的活動當然不能錯過,所以我安排了三天兩夜的台北旅,順便畫了一些台北的景點。

 

美館規模雖然不大,但館內呈設卻很新意,現代感的建築空間與光線搭配雕塑

柱飾讓人有穿梭古典與當代的感覺,尤其是光線經由人行道的路樹和街物反射

進入美術館內,不時有人影和陽光碎片在館內空白牆上隨興搬演,在這麼好的

空間欣賞文藝復興與米開朗基羅真是一大享受。

 

 

 

 

 

現代與古典的擺置

 

 

 

 

 

米開朗基羅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說是雕塑家不太準確,因為他同時也擅長

繪畫、建築、詩作,就像比他稍早的達文西一樣,幾乎是全才的創作者,這在當時是普遍的現象

,文藝復興是講求"全人"與"返古"的年代,他們試圖再現古羅馬以人為本和尚自然的精神,將工

匠轉為具獨立思考的藝術創作者,使宗教與藝術有更明顯的分別,除去宗教的痛苦和神聖,藝術

家以入世的角度重新詮釋的復興年代。

記得大學時期的姜一涵老師曾提起  "台灣文藝復興"的想望,我想那意謂在台灣能有重視藝術教育

與全人發展和人文觀萌生的景況,但在台灣要發生"文藝復興"目前似乎是艱鉅的課題,原因在於

進步的寶島看似早脫離農業為主的舊時代,卻還是保留著以生存為目的、糊口為學習的準則的奇特

思維,沒有信仰和理想的人生目標與藝術是絕對衝突的。尤其是以學歷為圭臬的士大夫思想更是台

灣創意人才失衡與藝術環境惡劣的主要原因,種種因素使的台灣本身的文化潛質發展畸形,舶來的

文化影響難產,更遑論台灣能有文藝復興。

北師美術館-四開水彩 英國BKF薄磅水彩紙

 





 

 

 

 展場全景

 

 

 米開朗基羅素描

 

 

 

米開朗基羅有名的"聖殤"雕塑,當代藝術家以影像的方式重現聖殤場景

 

 最早由索羅門王為神建殿使用的是螺旋柱

 




 

米開朗基羅名為"白晝"的雕塑

 


看展結束後在麥當勞發現很可愛的外國小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fart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