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潭晚照-油畫46x38cm
原本計畫去過新港板陶窯要繞到東石看夕陽再到嘉義,但離開板陶窯時天空
又烏雲密布,於是我決定先到嘉義,明天一早再到東石。
其實到嘉義還有一個行程,就是和一位老友相見,這位老友是我在復興美工
期間的同班同學,記得一次的學校作品創作中,他的作品是用幻燈機將一些
相片影像打在佈滿原子筆纏繞線的畫布上,這些相片影像是屬於他個人生活
經驗的,是富情感與記憶的.....纏繞線也許代表了他的思緒又或者自己在這
些情感過程中的痕跡和變異。讓我很感動而且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我和他出
遊的相片,代表了我與他之間的好友誼!一件好作品是具有溫度與情感的,只
有深刻、誠懇的向內尋找才有可能成為個人或群體生命的鏈結。而且這件作
品的形式在當時是非常創新的,得到老師很高的評價!恍眼十幾個年頭,那些
學畫、看展覽、到處玩樂的年輕歲月就像昨日歷歷在目,如今大家各自走在
自己的道路,能再相聚心中有無限期待。
創作者成就整體的過程常往返在出世與入世之間,一種肉體或精神離群索居
的孤獨、出世情節,和兼善天下、積極介入與身受其間的入世行為,正因為
兩樣極端,使的創作與存在格格不入。所以在孤獨的創作路上友誼其實是一
種惺惺相惜和相知。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表妹曾經送我一張卡片,寫著『畫
圖畫到未來的"那天"』,『那天』...."那天"說的是哪天?為何不說"今天我們
一起來畫圖"或"找一天來畫畫圖",也許"那天"正代表著完成整體的一天,那
期待而又不會到來的"完成",因為期待縱使不能完成也必須不斷的畫下去,
創作者高興的是發現另一個創作者的出現,和另一位創作者的陪伴,而不是
一再向人解釋藝術或創作是什麼。
蘭潭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我到的時候剛好趕上黃昏,看著潭邊的情侶
和一家大小相互依偎欣賞潭裡的水舞和晚照,心中無限溫暖,旅行的意義
在於發現這些感動的片刻,一些具有情感的風景,現在才發現長久以來只
是繪製相片、或躲在家中創作,這些都不及此刻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