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梨春園    水彩八開

媽祖回鑾當天,我打算晚上到南瑤宮欣賞這許久未見的宗教盛事,於是午後我先在梨春園作畫等待時間,

南瑤宮香火由笨港分香而來,因此媽祖神駕每年有前往發源進香的習俗,1814年隨駕信徒42人,步行往

返於彰化、笨港之間,之後眾人倡議成為組織,每人出銀一元,存為公銀,所收利息作為媽祖誕辰活動

之用,並推舉一人管理公銀,此為南瑤宮最早的媽祖會組織──老大媽會,昔稱「金和安聖母會」。隨著

南瑤宮香火日盛,地方傳聞媽祖香擔所到之地即獲庇佑,因此每年笨港進香活動中常有地方民眾成群結隊

搶香,為維護進香秩序,南瑤宮遂商請縣衙衙役加入供奉虎聖將軍的虎仔爺會(又稱聖將軍會),在進香

過程中沿途保護。日治時期日人懷疑虎仔爺會成員身懷武藝,恐生叛亂,而有取締之意。為消日人疑慮,

南瑤宮送給虎仔爺會一尊媽祖神像,對外宣稱該會為南瑤宮天上聖母鑾班會,所奉媽祖稱為「新大媽」,

虎仔爺會則更名為新大媽會。其後,前往笨港進香的信徒日多,各個鑾班會、輿前會也分別成立,作為護

衛神駕,輪辦進香,皆今媽祖會的前身。各個媽祖會都奉有自己的媽祖分尊,稱「會媽」,故媽祖會又稱

為「會媽會」,簡稱媽會。各媽會每年定期在南瑤宮舉行祝壽祭典,稱「作會」。各媽會每年用跋杯擲筊

的方式,選出一位「爐主」,在選定的日子裡請南瑤宮媽祖前來遶境,稱「過爐」,並宴請其他角頭的會

員,稱「吃會」。目前南瑤宮共有10個媽祖會組織,分別為:老大媽會、新大媽會、老二媽會、興二媽會

聖三媽會、新三媽會、老四媽會、聖四媽會、老五媽會及老六媽會。但因為出巡的活動沒有持續每年舉辦,

所以一直無法發揮影響。

梨春園原本隸於南瑤宮的老大媽會,是媽祖駕前的北管團體,曲館排式相通的三間建築,正廳供奉的是西秦王爺

,二側間存放樂器歷代先賢牌位,每年三月廿四日祭典時,梨春園都要要負責備辦牲禮、四果、紅龜、燈座、

金紙到南瑤宮,負責「迎牲禮」並接受老大媽會的宴請。彰化集樂軒則隸屬於南瑤宮的老二媽會,每年老二媽

會作會及過爐時,集樂軒的陣頭也都會出來,由此可見,早期彰化的曲館都和寺廟有相當程度的關聯。以往,

地方人士都以能在歡樂時節請曲館表演為榮。不過,到了今日,由於一般學生演出時並無俸祿,僅有的收入則

編進館金﹝給付給師傅的薪資,而此種館金稱為「作公金」﹞再加上傳統樂曲的沒落,年輕人對傳統樂曲瞭解

極為缺乏,以致於對傳統戲曲都敬而遠之,而且經濟急速發展,邀請曲館演出也容易的多,所以邀請曲館來炫

耀的情形也越來越少。從如今為了增加館金入,曲館不得不在喪禮上表演的情形看來,曲館在彰化地區的發展

已經面民到一個決定存亡的重要關頭了,對於曲館文化的保存,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部分資料源自網路)

館長對我說起這些往事的同時我們就站在梨春園歷代先賢和照片的二側房,我心裡想著原來記憶中經常和爺爺

奶奶去的南瑤宮有這些歷史,館長還說館人和大媽會一度出現斷層,最年輕的也都五、六十歲,只要演奏一次,

待下次再奏就有人不見了(去世)!好在近幾年來加入許多年輕學子也熱衷投入北館練習和相關的盛事,才讓曲館

又充滿生氣。館長也曾一度在外地與經歷許多改變後才回來接手曲館,剛接手時,館長還不知道如何和西秦王爺

說話,在一次祭祀後就遇見西秦王爺顯靈來到曲館外巡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fart44 的頭像
    ifart44

    一個人散散步 alonewalking

    ifart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