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林佛塔  

南林佛塔-油畫特殊尺寸22x33cm

 

唐僧向西方取經途中遇到大雪山,在雪山上的冰層底下發現一冰凍的僧人,正當唐僧要挖鑿救出僧人的

同時,僧人開口說話,原來僧人已證得羅漢果味在此地修行,三百年來卻無法再上位,因此在冰層之中

入定,唐僧便承諾一旦西天取回寶典必回來相救。

創作中的技巧向來被當成是入門、或是鍛鍊的經過,因此有"由技入藝"之說,更以技巧熟練和繁複的日

漸積累來評斷藝術高低,一旦技巧精練就會自然的畫出"抽象",在我看這說法是相當的荒謬,因為抽像

與寫實對於學習中或已成熟的創作者來說都只是技巧可以說是工具的範疇,重要的不是工具有多麼精美

,而是藝術有沒有達到,無論是寫實或抽象的創作者在創作歷程裡經常糾結在畫面完不完成、技巧好不

好,忽略了藝術的精神塑造,真實的藝術精神是為"群體中的自我"而發生的,不被單一、個別作品的完

成與否左右,更不可能與技巧相干,並不是畫的美、畫的抽象就可稱為藝術家,我無意將門檻拉高,事

實上這樣的標準早在古典精神中就是創作者依循的目標,只是當人們揚棄宗教、信仰,擅自將道德抽離

後,創作者就像瘋狂駕駛一樣衝入無止盡的精神荒漠,這裡說的藝術精神指的是創作者的自我生命實現

和擴張後在群體之中的塑造,創作具有對群體與自我改造的功能性,以此"畫的如何"顯得微不足道,重

點在"如何畫的"、"為什麼畫的",現代藝術慣性的以空虛和片面的哲學填充這個部分,放棄改造的功能

性,就像阿羅漢在山裡因為沉溺的果味而無法突破。

民國九十二年(西元二〇〇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南林尼僧苑住持 惟俊和尚尼率領僧俗弟子一行人共

七十二人,前往斯里蘭卡帝須大精舍,迎請佛陀真身骨舍利。這是南林佛塔的由來,這天我們清晨出發

和老爸要去位在南投魚池的南林尼僧苑,目的在於義務要幫尼僧們煮一頓午飯,因為我從來也沒有這麼

深入佛教或者說寺廟的經驗,所以非常興奮!尤其是能看到佛陀真骨的寶塔,一方面又能為環島之旅多添

一處景點。

1

2

3

4

5

6

7

婆婆們趕著將菜挑出,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因為出家人一天只吃一餐,也因為"過午不食"

所以必須在正午前吃完一天當中唯一的一餐。

8

進入佛塔前必須脫鞋,且要經過一段山林步道。

9

10

11

13

14

佛塔座落在林道的底端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寺廟對面住了一位楊先生,楊先生好客的招呼我們進去喝茶、聊天,才知道一大片花園

全由他自己精心打造,而且他養鳥的習慣很奇特,他由幼鳥開始養,等到鳥長大後楊先生

會把鳥籠的門打開,在籠中每天準備了飼料,於是這幾隻鳥終日在山林間飛來飛去,累了

、餓了就會回楊先生這裡吃東西、睡覺,鳥也自由,楊先生也能繼續和他們相處。

24

25

26

27

28

29

30  

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fart44 的頭像
    ifart44

    一個人散散步 alonewalking

    ifart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